每個月女生好朋友來報到的那幾天,總是特別的疲累,妹妹又悶又潮濕非常難受,有時候衛生棉上還會出現血塊,自己看了都會嚇一跳,擔心身體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?究竟月經來時出現血塊是正常的嗎?有哪些狀況代表身體拉警報?這次妞編輯整理了一些關於月經血塊的常見疑問,特別邀請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方潔Dr. Jessica來為妞妞們詳細解答,女生們都要好好留意自己的狀況!
為什麼月經來會出現血塊?
女生們多多少少都遇過,在經期來時,衛生棉上會出現黑色或是深紅色的血塊,不僅感受黏黏的不舒服,看起來也怪嚇人的!關於月經的血塊,方潔醫師解釋,我們的身體本來就有凝血因子,幫助血液凝結,是保護我們失血過多的防護機制,通常身體在月經期間釋放的抗凝血酶原會防止血塊產生,讓經血能夠順利排出體外。不過有時候在經血量特別多的時候,抗凝血酶原不夠讓所有的經血都被分解,就會產生血塊。也會因為姿勢(如久坐、躺臥)讓經血堆積在陰道內就容易使血塊生成,在改變姿勢時就會跟著排出。此外,若缺乏調節凝血形成的維生素和礦物質,如維生素C或K,也會改變身體的凝血能力,導致月經期間較易出現血塊。
如何從血塊大小、顏色判斷是否正常?
看到黑色血塊先別慌!方潔醫師說明,經血會隨著接觸氧氣時間的長短而變色,深紅色血塊通常是因為在陰道停留時間較久,經血裡的鐵質產生氧化反應而變色。而黑色血塊,則可能是因為血塊排出體外後,在衛生棉上停留的時間較長才從深紅色轉為黑色。不論是深紅色或黑色的血塊,都是經期間可能會出現的正常情形,主要需要觀察的是血塊的「大小」、「頻率」和「整體的月經量」。正常情況下,月經血塊的面積通常小於10塊硬幣,而血塊較容易出現的時機則是在月經前2天量多時。
造成血塊、經血量異常的因素?
如果察覺血塊明顯變大(超過10元硬幣)、月經量突然變多,很有可能是以下的問題所致:包含子宮肌瘤、子宮肌腺症、子宮內膜異位症、子宮內膜息肉、子宮內膜增生、流產、賀爾蒙失調、婦科癌症、使用特定藥物、影響凝血功能的疾病(例如血友病)。
如果在經期來時出現大於10塊硬幣的血塊,或合併有以下任一情形,建議盡快就醫檢查。
1.月經量異常大:經血量計算的總分數高於100分。(下方有經血量計算方式)
2.經期過長:生理期來訪時間持續超過7天。
3.經常出現血塊:經期期間幾乎每天都會出現血塊。
4.血塊伴隨惡臭
5.腹部異常疼痛:伴隨的腹部疼痛不適感比過往更加強烈。
久坐、少動容易會出現血塊?
方潔醫師說明,如果在月經期間久坐或久躺後再起身,確實會比較容易排出血塊,因為囤積在陰道內的經血經過時間凝結了,當站起來後就會一次排出來。另外,月經來潮時如果劇烈運動,可能也會促進子宮收縮而排出經血,若此時抗凝血酶原不夠讓所有的經血都被分解,就會容易形成血塊。
愛吃冰、喝豆漿/蜂王乳血塊會變多?
關於經期來時吃冰、喝冷飲會不會導致血塊問題,方潔醫師回應,目前沒有文獻證據能證實冷飲或吃冰會直接影響血塊生成,但因每人體質不同,若擔心吃冰會造成不良影響,可自行選擇減少食用生冷食物。也有一說是喝豆漿、蜂王乳,會讓血塊變多,方潔醫師說明,對於大多數人來說,適量飲用豆漿和蜂王乳不會顯著影響月經量或造成血塊。但是,豆漿與蜂王乳含有類似雌激素的成分,可能對某些人的激素水平產生輕微影響,每個人的體質和激素水平不同,對這些食物的反應也可能不同。如果你發現自己在飲用豆漿或蜂王乳後月經量明顯變化或出現血塊,建議減少攝入量或暫停食用,並諮詢醫生以獲得專業建議。
如何計算生理期的經血量?
正常的月經週期從21~40天、長度從3~10天,都算可接受的範圍。建議妞妞們平時可記錄下自己的月經情況,從中找出屬於自己的規律性。那你知道該如何計算自己的經血量嗎?方潔醫師分享,一次生理期的正常經血量大約是30~80毫升,可以用衛生棉、衛生棉條作為依據,在月經來潮時用以下月經量計算方法來判斷:
計算方法:當經血只浸濕衛生棉的中央吸收範圍,加1分;浸濕1/4 面積時,加5分;完全浸濕整片衛生棉時,加20分。而若衛生棉上留有血塊,且大小超過一元台幣硬幣,多加1分;如果大小超過十元台幣硬幣,則加5分。
總分數:月經結束時,若計算的總分數高於100分,代表當月經血量已超過80cc,有經血量過多的情況。
3大常見的月經異常變化趕快就醫
女生的生理期,其實就是一種自我身體狀況檢視的重要指標!方潔醫師提醒,如果出現以下3種月經異常變化情形,建議趕快去看醫生,醫生會根據情況作進一步檢查,像是抽血、超音波等,以確定是否存在潛在的健康問題。
月經異常變化1:超過2個月生理期還不來,或是出血已超過2週,都屬月經異常。
月經異常變化2:血塊量特別多,經血量積分總分數大於100分,就有可能是子宮肌腺症、子宮肌瘤、子宮內膜瘜肉或凝血異常的問題。
月經異常變化3:如果整個週期都僅有點狀咖啡色出血,可能是因荷爾蒙紊亂導致沒有排卵,使得子宮內膜未正常增厚,導致月經量過少。而常見造成荷爾蒙紊亂的因素,包含壓力、作息不正常、飲食改變等。